成都城市伴手礼从“名品”到“潮礼”的演变,展现了成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篇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城市伴手礼讲述动人的成都故事,这些伴手礼不仅承载了成都的历史与文化,还融合了现代潮流元素,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通过伴手礼,成都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城市魅力与文化自信。
4月21日下午,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蓉品出川”成都伴手礼供需对接专场活动在蓉举行。活动吸引了成都市近30家伴手礼相关企业及40余名行业代表参与,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成都特色产品从“本地名品”转变为“城市伴手礼”。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余洋 摄
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全年游客接待量达3.06亿人次,其伴手礼产业也随之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这正是我们启动‘蓉品出川’的深层次考量。”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表示,“要让每个来蓉游客带走的不只是商品,更是可触可感的成都故事。”
如今,兼具美味、观赏与实用价值的城市特色伴手礼,已成为游客消费场景中的热门选择。据天府非遗传承体验中心主任汪勇透露,与品牌的合作模式采用分阶段推进策略:前期通过开放实体店与电商平台资源实现零门槛入驻;中期阶段根据前期市场反馈,逐步优化产品设计,涵盖外包装、规格调整、品类拓展及工艺美学提升;最终阶段将推出深度定制化产品,采用“成都手作”区域标识与企业品牌联动的双品牌策略,通过线上线下全平台布局实现精准营销。
活动现场,成都饮食公司市场部经理赵懿的"三重赋能论"引发强烈共鸣。他分享行业观察指出:“IP联名合作不应停留于表面叠加,需通过技术、文化、渠道三重赋能实现价值突破。”
在他看来,技术赋能需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保障品质,文化赋能要融合品牌核心理念,渠道赋能则需构建适配的分销网络,多维度协同才能释放产品潜力。
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刘菲则展示了“老字号”的创新实践。据她介绍,在宽窄巷子打造的文创体验店年均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既承担品牌展示功能,也成为产品创新的“试验田”。通过开发豆瓣调味油、豆瓣粽子、豆瓣冰淇淋等跨界产品,成功打破传统调味品固有形象,其中“豆瓣冰淇淋”已成为夏季网红单品。
此外,多家企业还透露出合作意向。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建立长效对接机制,持续跟踪合作项目进展。
从杜甫笔下“喧然名都会”的商贸盛景,到如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创新实践,成都伴手礼产业的升级之路,恰是这座城市包容创新基因的生动写照。这座连续16年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的西部重镇,正以民营经济为支点,撬动“成都造”特色产品的全国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