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计划到2025年提高盈利能力,其第一季度学习机业务增长接近翻倍,该公司致力于在教育科技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通过优化产品和服务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科大讯飞正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未来有望在教育科技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和收益。
4月22日,科大讯飞举办2024年报&2025一季报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刘庆峰、总裁吴晓如、董秘江涛、CFO段大为等高管悉数出席,回应投资者关切。
前一晚披露的2024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时隔两年重回双位数增长,同期归母净利润为5.6亿元。公司现金流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末,公司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4.95亿元,同比增长超6倍。
2025年一季报更为亮眼,各项核心经营指标全线增长,第一季度实现营收46.58亿元,同比增长27.74%,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68%和48.29%,经营性现金流相较于去年同期改善6.72亿。
在本次业绩说明会上,科大讯飞高管围绕底座模型、毛利率、现金流、研发投入以及公司各业务最新进展,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交流。
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2022和2023年,在内外部环境交织影响下,科大讯飞从上到下进行了诸多主动调整,包括收入结构、业务聚焦、回款工作等,经过两年的沉淀,公司各项主动调整和转变都可看到了巨大成效。
科大讯飞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95亿元,同比增长超6倍创历史新高。“主要通过优化回款工作机制创下这一纪录,包括加强常态化回款催收工作、形成了更好现金流的GBC业务架构、G端业务通过优选客户和政府专项债提升了回款及时性。”吴晓如介绍,公司在2024年初专门成立回款部门,帮助前端销售同事加强回款工作。
业务架构方面,科大讯飞确立“做优C端、做强B端、优选G端”战略,“C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销售回款率很高,B端首选现金流有保障的优质行业,G端则是选择财政情况较好的区域进行合作。”吴晓如指出。
盈利能力方面,CFO段大为表示,科大讯飞将保持“经营上的自我要求和约束”,通过业务结构改善、费用成本控制等方式提高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据了解,公司近两年产线数量从60条缩减至46条。
江涛表示,公司系统集成业务、定制开发类收入业务在下降,前者毛利率低,后者净利率低,未来软硬一体化产品在公司收入结构中的占比将会上升。
刘庆峰补充道,“讯飞将来会强调产品化,产品化程度越高,毛利率和利润会更加有保障。我们会让销售体系中产品占比越来越高,定制成本越来越少,需要做加法的项目越来越少,能做乘法的产品越来越多,这样毛利转换成利润的比例就会越来越高。”
对于研发投入,刘庆峰则表示,科大讯飞会保持相对健康的研发投入增长模式,未来毛利的增速会比研发投入增速更快,从而使得研发占比逐渐下降,释放更多的利润。
坚守底座模型 抓住AGI“根红利”
当前,一众大模型厂商面临较大压力,以百川智能、零一万物为代表的初创公司放弃基座模型训练,全面转向应用开发,市场高度关注科大讯飞的战略抉择。
“坚持1+N,我们有能力,国家有需求”,这是刘庆峰对市场的回应。
“在当前基于预训练和强化学习的算法基础上,基于全国产算力,科大讯飞有能力把底座模型做到业界最好。”刘庆峰称,基于自主研发的底座模型训练出来的行业模型,在尺寸灵活性、适配深度、最终效果上,比基于开源模型训练出来的行业模型要好。
“我们在训练行业模型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如教育、医疗、司法等相关方面的需要,所以在训练底座的时候,在基本的数据资源上就有更加高质量的清洗。”刘庆峰透露,很多央企在年初试点部署开源模型之后发现幻觉太多,而且有安全漏洞,又转为寻找科大讯飞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刘庆峰指出,在国产算力平台上建设底座大模型,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在市场上也有独特的应用需要。“无论是像央国企,还是如安全等重要行业,对自主可控的底座大模型的需求非常迫切,而讯飞是基于国产算力训练,各方面的可靠性都更胜一筹,也更受相关客户和国家主管部门的信任。”
对于未来的发展,刘庆峰表示,科大讯飞要抢抓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根红利,在完全自主可控的平台上把通用底座大模型做到第一梯队,永争行业第一,不仅仅是跟随,要在算法上持续研发和创新。
底座模型未来发展有何规划?刘庆峰介绍,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将在70B参数的基础上继续提升,下一步要做满足各种场景下的更小的模型,满足即时使用,满足涉密情况。
“我们将来一定要在更小的算力、更小的尺寸、更小的资源占用下,做出来对标业界最好的成果,这个是中国下一步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非常重要的方向和课题。如果没有底座模型的研发能力,没有原创能力,是非常难持续提升的,我们在这方面有非常清晰的发展路线。”刘庆峰表示。
学习机Q1收入接近翻番
刘庆峰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教育业务中C端硬件增长喜人,以学习机为例,去年实现翻番增长,一季度接近翻番,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消费者业务中,公司办公本收入在Q1增长50%,毛利接近翻倍。公司在大阪世博会开幕期间发布了双屏翻译机2.0,刘庆峰透露,讯飞将推出翻译App和SaaS服务,讯飞听见的SaaS服务增长非常快,去年业绩接近翻番增长,一季度又出现了很高的增长速度。
刘庆峰指出,公司要坚定不移的做多语言大模型,为世界提供第二种选择,这也是讯飞新的战略增长点,“科大讯飞的机器翻译、语音合成已经覆盖80多个语种,去年1024首发了包含8个语种的多语言大模型,我们将往一带一路和周边国家和地区输出多语言模型产品,翻译机、办公本、录音笔等产品Q1在海外发展的不错。
智能硬件方面,科大讯飞将重点关注两个领域,一是穿戴式设备,耳机、眼镜等正在积极关注,另外,基于讯飞星火在医疗领域的大模型能力,将重点关注医疗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