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采用地图推送的方式,将修路信息实时传达给每辆智驾汽车,这一举措旨在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行车安全性,帮助智能车辆规避拥堵和潜在风险,通过地图推送,智驾汽车能够实时获取道路维修、封闭等最新信息,从而做出合理决策,优化行驶路线,此举有望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电脑知识网4月3日消息,据凤凰网财经报道,谈到如何可以规避风险,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田丰表示,现在的交通警示牌,包括临时施工的一些警示牌都是给人类驾驶员去看,而不是给自动驾驶汽车去看的。
“现在很多新能源车上都是有智驾系统,那导航的地图上是否可以考虑开放一个接口给交管部门,交管部门可以把临时修路施工的优先级情况提前发到所有预先要途径该路段的车上。”
“只要车上了高速,导航就可以预告未来的50公里或者100公里内是有临时施工,从而让自动驾驶汽车提前几百米就开始去让人工去做介入。”
此外,田丰还表示,每辆智驾汽车在上路前都要进行测试,“打造一种虚拟仿真的测试场,也有真正路测的测试场,里面包含大量的场景,比如夜间、暴雨等,每辆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都要去做考驾照。”
就如同人要去考相应的驾照一样,配备智驾系统的车也要去考“驾照”,这样才能够保证安全的底线。
田丰说,“现在很多对自动驾驶的训练其实都是用的开源数据,每一家可能训练的数据体量都不太一样,但是不论训练多少,其实最终都会碰到不认识的场景,这个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因此需要国家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