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公司_股票杠杆平台_线上配资官网

中央汇金增持ETF引发市场关注,多家券商认为调整后市场将迎中长周期低点

中央汇金增持ETF,多家券商首席认为市场调整后将迎来中长周期低点,此举表明市场信心正在恢复,投资者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ETF增持也进一步稳定了市场情绪,市场参与者有望增加,整体而言,这一趋势对市场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4月7日,全球股市遇挫,A股三大指数大幅下跌,上证指数失守3100点,创业板指跌超12%。

值得注意的是,临近尾盘交易时段,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作。多家券商首席在受访时也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中央汇金增持ETF

中央汇金公司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Wind数据显示,以持有ETF总市值计算,截至2024年末,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ETF总市值为6616.97亿元,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ETF总市值为3821.84亿元,两家合计持有ETF总市值超万亿元。

今日,多只宽基ETF的成交量也显著放大。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飙升至243.15亿元,创下去年10月9日以来的单日新高。易方达旗下的两只ETF表现同样突出,易方达创业板ETF成交额高达126.6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成交额达到107.62 亿元。

与此同时,华夏基金旗下的华夏上证50ETF和华夏沪深300ETF的成交额也双双超过90亿元。

全球资产进入避险模式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向每经记者表示:“关税冲击下,全球资产都进入到避险模式。我们看到,4月3日至4月4日,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均跌超10%以上,德国DAX、法国CAC40、英国富时100、日经225等全球主要市场指数也分别下跌7.8%、7.4%、6.4%和5.4%。并且今日开盘后这些指数/股指期货同样延续大跌。而此前A股和港股由于清明假期暂停交易,对事件的呈现相对不足,因此今日调整幅度较大。”

华福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周浦寒认为,关税扰动成为影响全球股市的超级事件,risk-off(规避风险)情绪蔓延。

中央汇金增持ETF引发市场关注,多家券商认为调整后市场将迎中长周期低点-图1

申万宏源策略团队认为,短期调整核心是市场转向务实。2025年A股总体盈利能力改善,需要以需求向上有弹性为前提(背后是供给增速回落,但绝对水平仍偏高),关税扰动影响下,A股盈利能力向上拐点大概率推后至2026年。长期积极因素的短期积极信号尚需积累。

或迎来中长周期低点

短期波动难以避免,而立足中长期,券商首席们纷纷表达了信心。

就当下环境而言,张启尧认为,当前国内经济整体仍在改善,去年9月以来宽松政策持续加码,反而美国经济逐步走弱,美联储也处在宽松周期中),还是适应了上一轮贸易冲突后的出口结构优化,以及市场在心理上做好的准备、尤其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突破对于信心的强化,均非2018年的情形可比。

“随着外部压力为我国发展内需和国产替代孕育良机,关税冲击更无法改变A股市场‘以我为主’的大趋势。类似2019至2021年,随着宏观经济企稳、产业线索浮出水面,A股走出以消费升级、国产替代为引领的牛市。”张启尧进一步指出。

在申万宏源策略团队看来,投资者切莫“越调整越悲观”。其强调,越是调整,越要敢于定价长期积极因素。关税冲击带来的基本面担忧出清后,市场可能迎来一个重要的中长周期低点。调整之后,国内的中长期叙事反倒可能更加乐观。

对于当下的A股市场,周浦寒更看好以下方向:

首先是红利。红利板块自身具备防御特点,能够承接当前risk-off状态。

其次是内需。一方面是化债背景下地方债发行加速,敦促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另一方面促消费力度加大;对License-out方式交易的创新药予以关注。

再者是独立自主。贸易摩擦加剧下更应强调科技自主和国产替代,关注信创、国产算力、国防军工等方向。

最后是反制。我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以应对特朗普对等关税,可对稀土、农业等反制方向保持关注。

港股关键:国内科技和新消费

今日,港股市场同样陷入调整。恒生指数收跌13.22%,恒生科技指数跌17.16%。

张启尧认为,港股下跌逻辑与A股大致相同,短期同样难免波动。不同之处在于,港股市场作为一个离岸市场,资金面、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海外资金影响,因此近期在全球风险偏好走弱之下,其表现相对弱于A股。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近期调整中,南下资金继续大幅增持港股。包括今日尽管港股出现了两位数的下跌,南下资金依然大幅流入近150亿港元,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形成支撑。”

而中长期,国内因素才是决定港股本轮行情走势的核心,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更趋动荡不安中,中国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有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锚。同时,国内科技和新消费的发展趋势,更是决定港股此轮行情能否延续的关键。二季度的调整不改变港股此轮牛市逻辑,等待海外利空出尽,等待美联储降息,等待中国围绕扩内需的对冲政策落地,等待AI科技新进展及港股代表性公司的新利多因素的累积效应,后续港股行情有望再次向上突破。

某港股方向的基金经理表示:“调整也意味着买入时机的来临,未来可以关注地产等方向。”

而在港的某中资券商人士也坦言:“如果仓位不高,可以在本轮调整中买入,操作上可以选择买指数。”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