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能否提升私域电商的竞争力?梦饷科技CTO曹均涛表示,搭载智能体的智能终端将成为未来用户购买入口,通过智能技术,私域电商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优化用户体验,从而提升竞争力,智能技术将赋能电商行业实现更高效、个性化的服务。
“未来大模型可能就像‘水电煤’一样常见,大家都可以用,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梦饷科技(前身为“爱库存”)CTO(首席技术官)曹均涛提出了这一疑问,这也是他近期正在思考的问题。
曹均涛坦言,虽说梦饷科技自去年3月就开始做智能体,今年春节以来,随着DeepSeek的爆发,他对AI(人工智能)应用的推进有了紧迫感,“随着基础设施越来越成熟,成本也比去年更低,我们有点先发优势,但假如不加快推进的话,先发优势也会丧失”。
当前,AI应用当真已经可以实际提高企业效益了吗?AI能让私域电商更有竞争力吗?
在曹均涛看来,DeepSeek的崛起算得上是各行业全面应用大模型的一个拐点。而2025年是AI应用(广泛)落地的第一年,如果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进行推测,AI应用落地目前还比较早期,至少还有三五年的发展。
梦饷科技CTO曹均涛 企业供图
国产大模型崛起缩小了中小企业与大厂AI应用的差距
梦饷科技创办于2015年,定位为商品分发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天眼查显示,2018年到2020年,梦饷科技共完成了6轮融资,最近一轮C轮融资完成于2020年11月。据记者了解,过去数年间,梦饷科技经历了三个时代:代购时代、店主时代以及正在迈入的开源时代,期间发布了爱库存App、饷店H5等产品。
而梦饷科技当前的主要经营方式为B2R(Brands to Reseller)电商模式,即帮助品牌商或厂商跳过中间各级批发商、经销商,直接与终端零售商之间进行贸易,而这些终端零售商主要经营的场域是私域场景,如微信生态等。
在此背景下,作为一家电商领域的中小企业,从梦饷科技的动作可以看出,其较早对AI热潮做出了反应。
“大模型崛起之后,让AI的门槛降低了,规模小一点的公司与大厂在AI应用方面的差距没那么大了。”曹均涛对记者表示。
他提到,大模型热潮以来,梦饷科技一直在跟进,但由于一开始大模型只能聊天,要真正与业务打通需要更多的能力,所以直到去年梦饷科技才通过智能体将大模型与业务进行了结合。
“在此之前,对大模型的运用就比较初级,比如说调一个大模型的接口生成一段卖货文案,效果也没那么好。”曹均涛说。
据悉,2024年,梦饷科技已经落地AI智能体平台,与阿里通义、百度文心等通用大模型深度合作,并与自身产品、系统深度打通,赋能客服售后、社群活跃、内容生产等环节,在客服服务、商品审核、售后稽核、知识助手等场景进行应用。
2025年开年以来,智能体开始被频繁提及,不少观点认为,2025年会是智能体元年。
曹均涛透露,去年3月,梦饷科技就已经开始做智能体,“我们确定了这个方案,然后就开始也基于开源的框架搭建我们自己的智能体平台。”他提到,一开始团队对这条路线最终的效果也有过怀疑,但还是花了约一年的时间一步一步将智能体平台的雏形搭建起来了。
据他透露,梦饷科技的智能体平台可以接入不同模型,因此可以采用各个模型的长处。
曹均涛提到,DeepSeek出来后,大模型的使用成本大幅降低。“现在各个厂商重点还是在推广他们大模型的覆盖面,其实有很多优惠,他们内部的考核都是调动次数,据我们了解,盈利还不在各个厂商的考虑范围内。”
事实上,去年5月以来,国内已经有多个大模型下调价格。平安证券今年1月的研报提及,国内外主流大模型产品相继实现降价,逐渐呈现由单方面的性能角逐,转向性能与实用性并重的发展趋势,更加注重性价比。大模型使用成本将降低,有望加速大模型在各场景的应用落地 。
各行业全面应用大模型,“紧迫感更强了”
与2024年相比,曹均涛明显感觉到,2025年,大模型应用的落地更快了。
究其原因,曹均涛提到,DeepSeek崛起之后,国产大模型成本更低了,效果与ChatGPT也差不多,对高端芯片的要求也没那么强了,“DeepSeek的崛起算得上是各行业全面应用大模型的一个拐点”。
在此大背景下,作为较早开始布局AI应用的企业,梦饷科技也感觉到了更强的紧迫感。记者了解到,当前,梦饷科技已经公布了新一年的“3+1”AI战略规划。
其中“3”是打造AI时代的数据体系、技术体系与产品体系;“1”是模型工程,通过平台沉淀的私有数据构建更优的场景模型。
在产品落地上,2025年梦饷科技计划继续推进AI的应用研发,并推出两个AI产品:AI助手与AI经营大脑。
所谓的AI助手,可以根据流量主的运营习惯分享商品、活跃社群、客服售后。此外,它可以帮助流量主打造自己的虚拟分身“AI豆”。
AI经营大脑则旨在解决爱豆(即流量主、店主)日常经营中的选品播货难、找素材难、经营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据了解,它通过对话框为爱豆提供服务,融合公开知识与私有数据,能像人一样思考。
谈及提出“3+1”战略的原因,曹均涛表示,未来,大模型可能会像“水电煤”一样常见,在此大趋势下,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不是仅仅调用大模型的接口生成一些东西,“而是要和我们的系统、业务进行更深度的融合”。
就具体发展阶段而言,曹均涛告诉记者,当前梦饷科技还没有做本地模型的部署和调优,“我们前期还是主要深耕在应用方面,可能当下的通用的大模型不满足有些场景的搭建,但我们认为没必要花很多资源去做大模型的微调、训练,很有可能下个版本通用大模型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前面花的大量资源就浪费了”。
他表示,未来更倾向于基于通用大模型蒸馏出一个小模型,可以面向特定的一个场景,“我们自己内部叫场景模型。这种模型的参数比较少,也不依赖高端的算力,响应的速度和效果都会较好”。
曹均涛透露,AI客服是梦饷科技推进全面AI应用的第一仗,去年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今年要提升覆盖率和解决率。
数据显示,目前梦饷科技的AI客服月度主动核查异常售后订单超5万单,主动赔付店主金额超10万元,主动服务店主超1.4万人次。
AI能让私域电商更有竞争力吗?
对梦饷科技所在的私域电商行业而言,AI应用的逐渐落地会带来哪些影响?
曹均涛提到,就梦饷科技而言,店主们的经营能力是参差不齐的,AI助手能够和店主一起服务用户,“能让用户的体验更好,用户的流失可能就变少了,能更好地进行选品匹配用户群体,他们的业绩就可能会增长”。
曹均涛分析,与公域电商不同,梦饷科技的用户可能在终端零售商的朋友圈、群,所以在AI客服的落地上,除了要做好App里的客服,也要做好微信生态中的AI客服。
“在私域,重点其实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的内容,用户看到具吸引力的内容才会来到我们‘场’上。”曹均涛表示,AI应用可以帮助终端零售商创作内容,“在商品层面,我们沉淀了很多素材,可以通过AI结合品牌的特点生成一套文案给到店主”。
不过,长期来看,曹均涛认为,通过调用大模型的接口生成文案并算不上能力,“还是要在数据、应用、产品设计以及模型基础能力等各个方面做工程化的沉淀,未来我们整个业务才能达到整体智能化的目标”。
他提到,无论是京东、淘宝等公域电商还是包括梦饷科技在内的私域电商,都会试图通过AI打造更贴心的服务。
除了在B端寻找降本增效的空间之外,AI又将对C端消费者带来哪些变化?
曹均涛预测,在用户端,购物入口可能会发生较大转变,未来,随着AI能力的逐渐强大,可能用户就可以在对话框里找到想要的商品,“搭载了智能体的智能终端,很可能成为用户未来的购买入口”。
对赶赴AI热潮的梦饷科技而言,前路上的挑战还有不少。当前,AI正在改变千行万业,于个体企业而言,若想在这一浪潮中站稳脚跟,就得实实在在地找到自身在未来的价值,而非仅仅随浪潮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