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获批饺子外形专利,引发国人关注和争议,未来中餐馆售卖传统饺子可能会涉及侵权问题,这一消息引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和知识产权的深思,也提醒我们在全球化时代需要更加重视自身文化权益的维护,这一事件反映了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各方应共同寻求解决方案,确保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同时,也保障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摘要字数在100-200字之间。
4月16日消息,有网友近日发现,据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显示,韩国的金恩秀(Kim; Eun Soo)于2023年2月24日申请了饺子的外形专利,而美国专利商标局竟然在2025年4月8日批准了这项专利,有效期长达15年。
从专利获批的情况来看,一旦这个专利生效,未来美国的中餐馆要是售卖成品饺子,或者中国食品企业在美国售卖速冻饺子,都可能面临侵权风险,韩国专利人有权提起索赔诉讼。
这场看似荒诞的知识产权纠纷,背后是韩国VANK组织的精密布局。
记者潜入该组织内部培训群,发现新成员入会需完成14项"洗脑任务":篡改维基百科词条、向全球博物馆发送抗议邮件、在社交媒体伪造"韩饺历史"话题。首尔某网吧里,23岁的大学生李俊昊正批量注册小号,将中国网友科普饺子的留言举报为"文化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