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公司_股票杠杆平台_线上配资官网

香港优才计划中介公司遭遇退款难问题,官方表态不鼓励通过中介申请标题,香港优才计划中介收费数万元却难退款,官方不鼓励通过中介申请引争议热议

关于香港“优才计划”中介公司的问题,一些中介公司收费数万元,但申请失败时却难以退款,这些中介公司在申请过程中的表现不佳,导致一些申请者失望,官方表示不鼓励通过中介申请,建议申请者自行递交申请,申请者应该谨慎选择中介公司,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摘要的简要概括了中介公司的问题和官方的态度。

为了吸引高技术人才赴港定居,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来推出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以下简称优才计划)。为了提高申请效率,或是提高成功率,不少申请者选择通过中介公司提交材料,并为此支付了数万元的费用。

不过2024年底以来,多家经营香港优才计划的中介公司陷入争议。2024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对优才计划实施改革,简化申请流程的同时提高了门槛,政策变动导致部分申请者因条件不符遭拒。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收到来自全国的多位申请者爆料,称自己近期申请优才被拒,而中介公司原本承诺申请失败将部分退款,如今却以百般理由搪塞。

退款需求集中爆发,有中介公司甚至选择“摆烂”消极退款。2025年3月,记者探访了爆料人反映的深圳两家中介公司,发现其中一家公司注册地已人去楼空,而另一家也仅剩几名员工维持运营。记者还注意到,这两家公司股东的工商信息近期也都发生了变化。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部分受访者认为,上述“优才计划”申请中介不仅会在前期夸大申请难度制造焦虑,还在申请文书中使用通用模板,服务水平难让人满意。

实际上,官方也并不鼓励通过中介参与优才计划申请。香港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回应记者时表示,相关申请流程都是网上进行,而且给出了明确的指引,其认为已经比较简便。

多人申请优才计划失败后,中介公司拒绝按承诺退款

“我们2024年2月和深圳市保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保未来)签合同办理优才,最终优惠价是3.7万元,如果办理不通过可以退2.2万元。”刘明杰(化名)近日向记者表示,2025年1月深圳保未来表示申请无法完成,但公司却只愿意退还5000元。他还表示,在一个上百人的维权群中,很多人都在等待退款。

和上述情况类似,林雪(化名)发现事情不对劲时,已经是2025年2月了。她在2023年8月就和深圳保未来签约,当时支付了5万元,公司承诺如申请失败可退款4万元。“今年2月公司说申请被拒,但4万元只能退20%的现金(即8000元),剩余金额发放等值代金券。事情去年底就开始发酵了,只是我们知道得晚。”

客服提供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除了深圳保未来,有申请者在其他中介公司也遭遇了无法退款的情况。张瀚文(化名)告诉记者,他2023年下半年和深圳市港生移民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港生)签订4万元的服务合同,2024年年末得知申请失败后,开始办理退费手续。“但他们以各种理由搪塞,总之原本应退的2万元只愿意给几千元。沟通了多次还是不能全额退款。”

深圳港生办公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香港优才计划中介公司遭遇退款难问题,官方表态不鼓励通过中介申请标题,香港优才计划中介收费数万元却难退款,官方不鼓励通过中介申请引争议热议-图1

近日,记者探访了深圳保未来注册地,发现此地已“人去楼空”,玻璃门上还能看出公司标志,大楼前台公司人员表示,公司已经于3月3日退租。

3月中旬,记者曾以消费者身份来到深圳港生办公室,有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有几个客户等着退款,“我们这边处理的客户太多了⋯⋯都是慢慢来,不是一下子全部退了,是分为几部分退,每个人具体情况也不一样”。

4月7日下午,记者再次探访了深圳港生办公室,发现公司已变得“空荡荡”,一名男子告诉记者,因为行业变化,公司部分销售人员已离职,目前公司只剩他在内的约四人,负责文案、客服等业务。

深圳保未来注册地,已人去楼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据申请者反映,深圳保未来和深圳港生均为广东省因私出入境移民协会会员单位。记者近日以消费者身份致电该协会,接线工作人员表示,从事相关的移民中介业务只需完成工商注册即可,不需任何特殊资质或执照。而且协会主要负责管理会员之间的矛盾,对于合同纠纷,该协会只能对公司进行提醒。协会官网显示,其共有213家会员单位。

深圳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告诉记者,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可以采取协商、请消费者协会调解、诉讼等办法。调解相对来说最便利、成本最低,但消费者保护组织的调解并没有强制力。此外,该中介业务还相对比较新,目前组织接到的投诉量不多,暂时不太清楚这一纠纷应由什么部门管理。

广东穗江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功武同样认为,中介公司违反民法典关于合同法律关系的规定,公司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其他方面可以调解但没有强制性。

据媒体报道,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3月表示,已立案调查深圳保未来。同时,该局已对深圳保未来设置风险预警,防止公司注销。有深圳市场监管系统人士也通过微信向记者表达,民事合同纠纷建议从法院渠道解决问题。

记者还发现,深圳保未来和深圳港生股东的工商信息均在近期发生了变动。天眼查显示,2025年1月,深圳保未来控股股东杭州保未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原有的6名股东悉数退出。深圳港生的控股股东深圳市港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则在今年2月发生了工商变更,该公司大股东、法定代表人由高江玉变更为陈顺。

申请者自述中介公司作用寥寥?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官网最新信息显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吸引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以提升香港的经济竞争力。其中,综合计分制设有申请资格门槛,现行的申请资格门槛为符合12个评核准则的其中6个,考核范围包括年龄、学历、语言能力、工作经验、全年收入及是否拥有业务。

图片来源: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官网

据记者了解,申请香港优才的资料大致包括个人证件、文凭证明、英语水平证明、资产证明、个人荣誉等文件,以及赴港计划、工作经验证明、个人描述等主观表述内容。而在上述案例中,申请者花费动辄数万元寻求中介公司帮助,中介公司在申请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是否真的能够提高申请成功率?

对这一问题,多位申请者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展现出了不同态度。有人表示优才计划的申请程序复杂,中介公司可以帮助完成流程,也能为申请文书润色。不过更多受访者认为,中介公司会夸大申请难度制造焦虑,还声称其多年经验可以提升通过率,但实际体验并不令人满意。

一位名为“一个长期晕倒患者”的社交媒体博主在4月初告诉记者,其2023年上半年自行申请了香港优才计划,于2024年初得知获批。她认为,与其依赖中介,不如研究香港方面的政策条款,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在官网发布的申请指引“足够清晰”,因此她独自完成了赴港计划书和推荐文书等主观材料。

在该博主眼中,中介公司服务不专业且套路化严重。“我有朋友因为中介公司没有提醒补充学历证明资料而申请失败,感觉他们很多事都不靠谱。我的表述都是真实经历,比如我喜欢香港的什么区域,以后准备做什么,给孩子选择什么学校,完全是客观描述。”

在上海工作的刘敬安(化名)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向上海市某中介服务公司支付了1.5万元,但公司提供的服务在他心中“只能打50分”。“他们的文书模板味比较重,我自己修改了很多内容,加入了很多我在专业领域的工作经历、成就,包括香港方面可能看重的能力。”

“几乎就是自己把文书搞完了,这也是我最不满意的一点。其实我开始就意识到可能存在这个问题,找中介就是想上个保险,比如我可能会漏一些材料,他们能提供一点方向和提醒。”刘敬安告诉记者。

去年底申请条件发生变化,官方不建议通过中介申请

在上述通过中介公司申请的案例中,申请人得知申请失败的时间大多在2024年11月以后。记者在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查询得知,2024年1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对优才计划的综合计分制进行优化,采用更客观清晰的计分标准,简化申请甄选程序。优化后的综合计分制以评核问卷取代原有逐项计分方式。

部分申请者认为,这意味着申请难度有所提升,因此也导致自己被拒。一位申请者告诉记者,新版优才计划将很多原本模糊的申请条件写得更加清晰,如年收入达到等值100万港元、具有特定行业或知名企业工作经历等。据此他认为,当前中介公司起到的指引作用已经大幅降低。

另一位已经通过优才计划的申请者则认为,这一变化本质是提高了效率。“以前的申请门槛比较低,据说审核工作量非常大,这次变化提升了申请门槛,我认为现在只要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可能都很容易获批。”

记者也在近日致电联系了香港相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个人的申请进度可能与递交材料、补充材料情况相关。

另外,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2024年11月某活动上曾公开表示,“我们留意到社交媒体上很多资讯,我想提醒一点,我们优才等入境计划一点都不需要中介,因为我们要求写得很清楚,关于续签(的指引)也提供得很清楚,都是在线上可以直接去办理,可以省下中介的钱”。

“过去两年我们一直和中介在比拼。开始可能大家不太相信,感觉怎么可能直接申请。但过了两年了,现在很清楚,就是你只需要按照我们网上给的资料填写就可以。”孙玉菡表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