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上首款无线仿生手问世,这款仿生手具备高度自主性和灵活性,可脱离人体独立行动和工作,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生物的手部结构,通过先进的机械和电子技术实现高度仿真,这款仿生手不仅为残疾人带来福音,还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救援等领域,这一创新技术的诞生标志着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又一重要突破。
电脑知识网4月1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世界上首款无线仿生手震撼诞生!
与以往假肢需与身体紧密连接不同,这款无线仿生手实现了假肢与身体的可分离。它借助手臂神经进行远程控制,用户凭借意念就能轻松实现自助爬行、精准抓握等复杂动作。
更令人惊叹的是,它还具备出色的防水性能,这意味着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下都能自由使用,无需担心设备因进水而损坏。
不仅如此,这款无线仿生手臂堪称世界上第一个会“走路”的机器手。即便脱离佩戴者身体,它依然能够按照预设程序继续工作,展现出极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目前,该款无线仿生手已投入实际应用,英国一位截肢歌星成为了首批使用者。在体验过后,这位歌星表示:“使用感受非常美妙!”
资料显示,仿生手其核心在于神经信号的重定向与生物电信号控制技术,通过巧妙地重建截肢患者的神经 - 机械交互系统,最终达成对手部动作的精准操控。
在仿生手的设计过程中,肌电信号的采集和仿生结构的优化是两大关键技术难点。
从信号稳定性层面来看,传统肌电假肢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明显短板,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进而影响假肢的正常使用。
另外,在动作自然性方面,通过优化动作的响应与执行机制(以解决可能存在的动作延迟问题),使仿生手的动作与真实手臂的动作更加接近,进而为用户带来更加自然、舒适的使用体验,这始终是科研人员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