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公司_股票杠杆平台_线上配资官网

成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目标达500亿元,点燃助推器,开启新篇章

成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目标定为三年达到500亿元,正在加速推进商业航天发展,该市通过点火商业航天助推器,计划推动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领先、全球有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促进航天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成都打造全球一流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当低空经济成长为百亿级产业后,致力于“建圈强链”的成都“飞出大气层”,谋求在商业航天领域建设产业新高地。

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达500亿元、培育7家链主企业⋯⋯在4月15日举行的成都·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暨商业航天创新发展大会现场,《成都市商业航天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向外界展示出成都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意志与雄心。

图片来源:《成都市商业航天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年)》截图

当下,太空“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太空资源对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全球竞争已经进入“大航天时代”的“新路权”竞争。因此,“占频保轨”、争取先发优势成为保障国家安全、把握时代机遇的首要任务。国家高度重视商业航天发展,连续两年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大会现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系统开发总师周傲松发表主旨演讲,聚焦2025年国际航天热点展望及启示。据他观察,近十年全球航天发射次数快速增长,猎鹰系列和长征系列火箭成为主要动力;2025年,重复使用运载能力持续试验,主力运载火箭更新换代,低轨星座继续高速发展,低轨卫星数量占总数的95%以上。

成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目标达500亿元,点燃助推器,开启新篇章-图1

周傲松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梁枭 摄

“商业航天在加速形成卫星互联网、商业载人航天、空间探测等新领域新业态;载人领域和深空领域,也不再是国家队的后花园,而是商业航天的赛场。”周傲松说。

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是商业航天赛道的特点,企业可能在特定发展阶段面对亏损等挑战。例如,主营业务涵盖卫星应用的华力创通在最近几年就面临业绩压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华力创通(SZ300045)子公司华力智芯(成都)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叶星表示,卫星通信、卫星导航是国家扶持的方向,公司从战略上看好这一赛道。“对华力创通来讲,短时间内的亏损是暂时的。华力创通很早就切入了这个赛道,一直在布局。”据他介绍,公司近年在上述两个领域业绩实现了稳步增长。

据了解,商业航天产业链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应用及服务四大环节。其中,包括卫星通信、导航的卫星应用及服务是产业链的高价值环节,直接对接终端用户,具有较大的市场增量空间。

此外,对于成都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和投入,赵叶星也表达了肯定:“成都是全国主要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区域,(产业链)都还是挺齐全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柴霖在谈及卫星互联网时则表示,卫星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而成都对卫星互联网非常重视,早在2023年就明确要建设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标杆城市,“这个目标是非常高的”。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梁枭 摄

成都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拉动成都市规上工业增长1.3个百分点。大会现场,成都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商业航天作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朝气蓬勃的产业新风口。而成都发展商业航天,有“基础设施布局良好”“市场主体实力雄厚”“创新能力优势明显”“示范场景持续丰富”四项优势。

譬如,创新能力方面,全市入库商业航天企业176家,其中上市企业7家,多家企业深度参与国家重点工程;示范场景方面,有“遥感数据即时服务平台”“川藏铁路自然次生灾害高精度监测”“山体滑坡预警”“空天地一体化道路安全智慧监测平台”等典型应用场景。

记者了解到,大会还同步发布了《成都市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蓝皮书(2024)》和《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暨商业航天创新发展城市机会清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